方舟足球网

 找回密码
 加入我们
搜索
查看: 215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在一个贱卖良知的时代 [复制链接]

组委会成员

百炼成钢

Rank: 7Rank: 7Rank: 7

阅读权限
60
在线时间
6995 小时
积分
7603
精华
58
帖子
12547
UID
3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2-16 16:02:18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岳母几乎算是乙醚(就是易中天的粉丝)了,每天必看,这已经成我生活中的重大烦恼。每个人都有说话的权力,但我实在不喜欢把历史简化成人际斗争,最终一切的历史必然性都归结到人的性格上,这样的大忠大奸的研究法,实在像小孩看电影,一定要先分出好人坏人。当老易以一副自鸣得意的嘴脸浮现在我的电视机屏幕之上时,我唯一能做的就是赶快逃掉。

然而,老易无非是拿着肉麻当有趣而已,虽有浅薄之病,考据之类的基础功夫尚算周详,到了于丹就简直令人愤怒了。古人说,半本论语治天下,结果在于丹口中,全是无病呻吟。回想刚上大学时在笔记本上将论语抄录了一遍时的激情,我有了一种被侮辱的感觉。

能说什么呢?这是一个良知被贱卖的时代。

在今天,一个人如果有古玩,大概一定是要拿来换美元的;如果没有古玩,就要把镇宅的春宫图来卖(过去北京人房梁上有藏春宫图的习惯,取云雨之事可以灭火的含义,如今这样的图70%已经在海外了);如果没有春宫图,那么房梁就会被拆了卖,因为它是好木头;如果连这点家当都没有,那么良心就是唯一的拍卖品了。

当然,仅有良心是不够的,普通如我等平头百姓,实在是想卖还卖不出去,因此还需要有学问的包装,有大学、教授之类的好名头,这样方可货通四海。

可悲的是,这样廉价的良知,也偏偏还是有买主的,总有人要装点盛世,做些文章鼎盛的假象。至于“今非盛世来何由,麟兮麟兮我心忧”之类,那是一定不可以讲的,“生不逢尧与舜禅”之流,也要一并忽略过去。

其实推究起来,历代专制的帝王,其中不少人颇好冒学者之名,从读书的角度看,能有康乾那样广博的实在不多,毛也算是学养深厚,毛的文章也写得好,虽然一旦引经据典,往往不免于露怯,但堪称是气势磅礴,文从字顺。

毛与郭闲聊过李杜,随口说认为去细纹眼霜排行榜面膜祛痘产品哪种好红血丝淘宝网男装祛痘什么眉笔眉粉眉胶好用卸妆眼部清洁哪种好李是农民阶级,于是一篇宏论立刻出台,其中最出色的证据是“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于是郭说,这与历代统治阶级称农民起义为“盗贼”是何等的相似,充分反映了杜的阶级立场。

这样的罗织,连千载以下的古人都无可避免,实在是学术史上的大悲哀。帝王终究是帝王,永远不会成为学者的,学者需要的是客观、谨慎、中立、宽容和平和,当他没有充足的证据时,他宁可不下结论,然而,帝王是做不到的,知识是他们的工具,他们不需要结论,他们的目的就是结论。至于学者的良知,他们是根本考虑不到的。邓说过“不争论”,然而当他没有权利的时候,真理的标准似乎也是争论过的,而且似乎也说过这个争论很好。

作为奴隶的学术,是中国学人的悲哀,然而,其中也不乏傲岸者,像张志新、遇罗克、北岛、李泽厚……奴役的历史有多漫长,一个民族的坚持与执着就会有多长。

什么是学术,学术是独立的思想,寂寞的忍耐,中立的精神,真理的探求,却不是万卷诗书,不是华丽的知识,古人所谓獭祭鱼,就是嘲讽那些徒有其表的学者的。求知是一件苦痛的事情,他不得不面对威权、贫穷、迷惑,所以真正的学者从来是这样受到人们的景仰,“天不诞仲尼,万古长如夜”,每次徘徊在国子监的大成殿前,我都深深地以自己是中国人而感到自豪,因为我们有一种特别的骄傲,虽经千年砥砺,我们从没有放弃过自己的道统,自古未闻以夷乱华者,我们是灿烂文明的后代,我们曾如此傲然于天地间。

不畏权,不私隐,君子慎独,虽九死其犹未悔。

然而,今天的世界是不同的,贫贱改变了太多的人,浮名歪曲了太多的追求。我总在想,对于一个民族而言,苦难并不是真正的挑战,更大的挑战来自于虚荣。当一个民族甚至去阉割自己的灵魂的时候,那么,这个民族就真的彻底的失去一切了。
吃亏是福,人生舍得。小胜凭智,大胜靠德。

即使命运从不发芽,我不惋惜千百次播种;即使花朵结不成果实,我不遗憾千百次凋零。信念告诉我的人生:没有比脚更长的道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峰。
即使永远找不到大海,我不停息寻觅的歌声;即使脚印被风雪掩埋,我也珍爱走过的路程。无怨无悔才是人生:朝着地平线匆匆走去,让世界评说我的背影。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我们

京ICP备09022219号-1

GMT+8, 2025-7-9 15:12 , Processed in 0.009757 second(s), 8 queries ,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